Flying

为什么女性科学家这么少?

在学生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性别比例早在十多年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男女平衡。以2008年为例,当年男性大学毕业生为282万,女性近278万,两者只相差了1个百分点。同时,几乎在所有的院校中,女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要高于男生[①]。现在,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占到4000万,占总体的40%[②]。但是,这些科技工作者能被称为“科学家”的有多少呢?事实上,在迈向更高层级的过程中,女性的流失情况要远高于男性。因此,尽管在构成金字塔基的受教育者群体中男女比例相当,成功上升至金字塔尖的男性数量则远远超过女性。在一次抽样调查统计到的超过一千名教授中,女性总体占比仅有区区两成[③]。世界范围内的情形也与此相仿。自1901年颁奖以来,已有607人次摘得诺贝尔科学奖桂冠。与之相对应的是,迄今为止,女性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只有区区19人,仅占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数的3%!

本文试图利用课上所学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相关背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理论及笔者所读其他文献,探讨女科学家人数如此之少的原因。首先,我们应当有的一个共识是,女科学家人数少绝非女性自身的问题,否则近年来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比例增加对科学界将是沉重的打击,这一结论无疑是荒谬的。在我看来,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的束缚显而易见,同时,科学发展的模式本身也对女性不十分友好。文章第一部分将简述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及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将具体分析女性在试图参与科学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来自社会的阻碍,第三部分将基于库恩的学说分析科学的“范式”如何阻止女性参与科学。

 

一、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科学话语的结果。其核心观点为科学中充满性偏见。

早期的女性主义也被称为“自由女性主义”。她们认为,科学是好的,没有更多女性参与其中是女性的耻辱。男性能做到的女性也能做到。女科学家人数少是因为社会有问题。她们研究的目标就在于如何扩大女性在科学中的作用。

80年代以后,“差异女性主义”兴起。她们强调男性与女性的差别,认为男性和女性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各有优点,只不过社会把女科学家的优点错当成了缺点。女性有独特的认知方式,这一认知方式虽然被占据科学主流的男性科学家所压制,却也帮助女性科学家取得卓越成果。为了女性在科学界中获得平等,科学自身应当被改变,以让更多女性参与科学,甚至可能反过来改变科学的面貌。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着漏洞。首先,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女性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往往不同,“普遍女性”的概念是否存在令人质疑。其次,很多被认为独属于女性思维的认知方式也未必真的没有一位男性拥有。因此,女性的参与是否会带来不同的科学这一问题充满争议。

 

二、社会的阻碍

         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追求科学事业的阻碍不胜枚举,这里主要谈我认为主要的两点。

         第一是性别刻板印象。从原生家庭起,无论男女,都会受到性别刻板的束缚。在学前阶段,男孩的玩具往往“科技含量”更高,如玩具骑车、积木;而女孩的玩具则相对简单,如洋娃娃。进入学校后,男孩更多地被引导向科学领域,而女孩更多地被引导向文学、艺术领域。到了高中,文科和理科的分界线更加明显,女孩们常常会听到“女生不适合学数理化”“女生学不好竞赛”的声音,于是她们即使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也因害怕失败而早早放弃。清华致理书院与日新书院悬殊的男女比也印证了这一点。好消息是,随着女孩在STEM学科上取得的成绩逐渐与男性持平,这种刻板印象正在改变,但仍没有彻底消除。

         第二是基于上述刻板印象的社会期许。男性更多地被要求敢于拼搏,不怕吃苦,被期望做出一番成功的事业;女性则常常会听到诸如“不用那么拼,安安稳稳就好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之类的声音。换句话说,社会对女性在追求事业上“不那么努力”的容忍度更高。这些声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正在抉择前途的年轻女性,使她们由于“怕苦怕累”而不敢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同时,大多数人认为,女性“理应”承担养育后代、操持家务的责任。女性总会被问到“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而男性“一心扑在事业上,无暇顾家”则会被称赞“敬业”。女性科技工作者们往往不得不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而不能像男同行一样全身心投入研究,把家务事交给伴侣打理。即使有一小部分女性愿意为了事业放弃组建家庭,她们也不得不面对舆论压力。

 

三、科学“范式”的壁垒

根据库恩的理论,科学中存在范式。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包括科学家们共同认同的特定科学命题、这一领域未来要研究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发展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常规科学”的状态。这一时期科学家们不断对范式进行补充和完善。但当反常累计到一定程度时,科学家们不再相信旧的范式。各种替代旧范式的新理论被提出,并相互竞争。最终,新范式确立。库恩认为,不同的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因此,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④]

库恩强调,如果一种特定的范式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它就更有可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因此,在科学界中,弱势群体以及他们提出的理论较难得到广泛的认同。不幸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当下的女性正是这一弱势群体。一个人能否被称为“科学家”,取决于他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而对贡献的衡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他科技工作者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认可程度。当女性科技工作者被打上种种标签,人们在看待她们时便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戴上“有色眼镜”,也会更难认同她们的研究成果。而这导致的另一结果是,女性在科研工作中的贡献更容易被忽视。有研究表明,在团队研究中,女性在论文和专利上成为作者的可能性更小。[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她通过X射线实验和单位细胞测量发现,DNA是由两条链和碱基对组成的。她的工作却使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诺贝尔奖得主。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与此类似的,有多少女性的贡献被忽视了,有多少女性因此难以走向更高层级,成为领军人物,又多少女性受此打击而离开。

此外,科学界中,的确存在对女性的歧视。诺贝尔奖得主蒂姆·亨特(Tim Hunt)曾公开发表歧视女性的言论:“让我告诉你我和女孩之间的麻烦。有三件事情会在实验室发生:你会爱上她们,她们会爱上你和当你批评她们,她们哭了。”[⑥] 调查显示,男性教授们对学生的看法,也有明显的性别偏向性——认为自己指导的男生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比例,要显著超过认为女性更优秀的比例。[⑦]同时,许多申请研究资助、奖项时的年龄限制也没有考虑到女性的生育角色。以上种种可以看作一种被男性科学家们普遍认同的“范式”。作为这种“范式”受害者的女性群体在科学界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更合理的“新范式”迟迟得不到确立。而这种范式本身又进一步阻止了女性对科学的参与,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结论

女性角色在科学界的缺失导致了许多乍看似乎难以理解的后果:语音识别技术识别女性声音的错误率远高于识别男性声音;女性遭遇车祸时受伤、死亡的概率远高于男性,因为我们至今没有开发出一个合适的女性碰撞测试假人;大量现有药物对女性的具体影响完全未知,因为女性未被纳入试验,这意味着可能甚至已经有许多女性因此丧命……女性正在遭受男性霸权下科技的伤害。因此,女性科技工作者们和我们女大学生们必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女性必须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但当下女性在科学界中占弱势的状况是科学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靠女性自身的力量难以与之对抗。优秀学者的流失,无论男女,对国家、社会和科学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社会应当为女性减负,科学界内部也应当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①] 中国在校大学生性别明显变化:女生比例大增[OL],新浪教育,https://edu.sina.com.cn/gaokao/2009-09-23/1128220187.shtml,2022-12-16

[②] 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已占四成,高于全球比重[OL],金台资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615691047319566&wfr=spider&for=pc,2022-12-16

[③] 女性学者严重流失:国内学术机构性别问题调查报告[OL],知识分子,https://mp.weixin.qq.com/s/SyfnZXP-V9YGlZYoU2rAYw,2022-12-16

[④] 奥卡沙.科学哲学[M].韩广忠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3,83

[⑤] Ross, M.B., Glennon, B.M., Murciano-Goroff, R. et al. Women are creditedless in science than men[J]. Nature, 2022, 608, 135–145

[⑥] https://www.bbc.com/news/uk-33090022

[⑦] 女性学者严重流失:国内学术机构性别问题调查报告[OL],知识分子,https://mp.weixin.qq.com/s/SyfnZXP-V9YGlZYoU2rAYw,2022-12-16

[8] 佩雷斯. 看不见的女性[M].詹涓译,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22

[9] 为何鲜见女性荣膺诺贝尔科学奖?[OL],知识分子,https://mp.weixin.qq.com/s/DSkQ2HPreCh5lymU0Mu92A,2022-12-18




评论

热度(70)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